水稻三超技術即“優質超級稻、寬行超稀植、安全超高產”的水稻優質高產栽培新技術。采用該項技術,可大幅度提高水稻單產水平和品質,降低成本,進而提高市場,競爭能力,提高經濟效益,保護生態環境,對水稻生產的持續發展和質量效益型生態農業具有重要的意義。
一、采用優質超級稻品種
為了實現優質、高產、高效,品種選用株型緊湊、抗逆性強、葉挺舉、比葉重大、豐產性突出并品質優良的品種。今年五常市選用的水稻品種主要以五優稻一號為主,該品種生育期138~14天左右,平均株高1.05m左右,穴有效分蘗平均25~26株,株型收斂,葉片挺舉。該品種****特點是米質好,適品性強。另外,可選用稻花香2號、松粳6號、五優稻C等優質高產品種。
二、巧奪積溫,延長秧齡,培育壯秧
五常市屬北方記寒稻作區。年平均活動積溫2500~2700℃無霜期只有135~140天左右。水稻的產量與熟期一般呈正相關,高產優質品種均為晚熟品種,早熟品種一般情況下很難取得高產。然而地理位置、氣候條件、水稻品種性有限,這些限制產量的重要因素一般人為很難改變,只有采取相應措施,創造也適合高產品種發育條件才能達到水稻品質、產量再提高的目的。采用適時早育苗方法,巧奪積溫,延長秧齡,培育壯苗的積極有效措施。一般要求3月中下旬開始扣棚,4月上中旬開始育苗,有條件的農產可采用兩面三刀段育苗或一段超早育苗。兩段育苗從3月上旬開始扣棚,3月中旬開始育苗,一段超早育苗3月中旬開始扣棚,3月下旬開始育苗,育苗時床土地化凍要達到15~20cm為宜,床土化凍后低于10cm播種后出苗慢,出苗不齊,出苗后生長緩慢、細弱,易得立枯病。采用早扣棚、早育苗技術,水稻苗在棚內比常規育苗提早7~10天,棚內積溫增加70~100℃,采取一段早育苗,比常規提早25~30天,棚內積溫可增加250~300℃。
降低水稻秧苗素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播種量大,由于播種量大,水稻生長空間相對減少,植株間耳相爭奪光照、養分、空氣、水分,秧齡越長影響越嚴重,最后導致弱苗、病苗、老化苗,插秧后返青慢、分蘗晚、分蘗少,嚴重影響水稻品質和產量,為了避免此現象發生,水稻育苗要控制播量,普通超早育苗播種量不超過0.3kg/平方米,一段超早育苗播量不超過0.2kg/平方米,兩段育苗的第二階段4平方厘米不可缺少一株基本苗。通過控制播量,提高秧苗素質,普通旱育苗3~5苗,葉齡3.0~3.5片,苗高12~14cm,根數9~10條,百株干重13g以上,帶蘗率30%以上:一段超早育苗苗齡40~50天,葉齡4.5~5.0片,株高15~17cm,根數15~17條以上,百株干重25g以上,帶蘗率90~150%以上;兩段育苗秧齡55~60天,葉齡5.5~6.0片,苗高20cm左右,根數23~27條左右,百株干重30g以上,帶蘗率150~200%以上,實現壯苗移栽。
三、寬行超稀植
為了塑造水稻高產群體,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,緩解水稻群體與個體之間的矛盾,****程度上發揮邊際效應,提高成穗率、結實率及增強植株抗性,克服重病、早衰、倒伏,達到養根保葉活桿成熟,實現理想超高產指標。三超栽培在培育壯苗基礎上,全部采用超稀植,插秧規格以33.3×20.0cm、36.3×20.0cm、(39.6+30.0)×20.0cm為主,栽培水平較高的農戶可采用40×20.0cm、43.3×16.7cm,每穴插2~3株基本苗,兩段育苗、一段超早育苗以及實現壯苗多蘗的農產,每穴插1~2株基本苗,缽體盤魚苗每缽眼播1~2粒芽種,每穴插一缽眼苗。
四、農化兩肥結合,配方施肥
水稻寬行配套超高產栽培技術中,需要創造能促使水稻穩健生長的土壤環境。為此,三超栽培技術要條作農肥、化肥結合的配方施肥方法,在施優質農肥1.5立方米/667平方米基礎上,化肥全部采用優質水稻專用肥。一般施N120~150kg/公頃,N、P、K微肥配制使用,N、P、K比例4∶2∶1,并以底肥為主,追肥為輔,農肥、底化肥全部以全層肥施入,N、K的50%及P的全部于翻地前均勻施入,余下50%N于有效分蘗末期及孕穗期各施20~30%,K的50%于孕穗期施入。
五、采用生產A級綠色食品水稻植保技術
為了達到優質、高產、高效,實現三超栽培目標,采用三超技術的農產必須采用生產A級綠色水稻植保新技術。統一應用綠色食品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方法,禁止使用甲拌磷、氧化樂果、稻瘟凈、異稻痘凈、克瘟散等綠色食品禁用農藥。浸種統一使用施保克,除草劑統一使用賽龍、水靈、農得時、草克星、威農、金秋等。殺蟲劑可采用銳勁特、敵敵畏、殺蟲雙撒滴劑等,確保質量達標。
六、節水栽培
為了達到增產增效目的,三超技術采用水稻節水栽培技術。通過全旱整地,在秋、春翻地墓礎上,實行早耙整平,邊泡田、邊刮平、邊插秧及生育期內采用淺、濕、干間歇灌溉方法,提高土壤通透性,提高水溫養根保,活稈成熟,達到提高米質和產量的作用。